在“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全国高校开展听课指导工作。
2024年11月26日上午,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代玉启教授莅临我校思政课堂开展听课指导工作。党委委员、副校长刘德华,教务处处长康梅兰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书记胡延庆等陪同听课。
代玉启教授以随机听课的方式,听取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彭彦琳在智慧产业学院2024级软件工程本科2班讲授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彭彦琳教师授课的主要内容是第六章第四讲《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大学生点外卖起诉商家事件为导入,以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法治思维的作用”“养成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如何提升法治素养”等问题。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发言富有创新性,体现出学生能够充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所学用于解决现实问题。
课后,代玉启教授对彭彦琳教师进行了现场评教,与彭彦琳教师和被听课的班级学生进行了交流。代玉启教授肯定了彭彦琳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认为她作为刚走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教学素材准备充分,课堂案例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课堂气氛轻松活泼,问题链式启发学生思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代玉启教授结合青年教师的成长以及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提出了指导建议,还对听课学生进行了现场问卷调研。
此次听课指导,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思政课教学水平指明了方向,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推动青年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狠抓课堂教学质量,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学生,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打造更多思政金课,让思政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努力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