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入脑入心。2024年6月14日,张艳和舒秀兰两位教师于天工校区D307教室共同开展2023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2班的课堂教学。课程围绕“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展开。
在课堂前半部分,舒秀兰教师以“垃圾分类”课堂小活动导入课堂,由浅入深,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垃圾分类,其本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再由此展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讲授。通过案例讲解,舒秀兰教师向同学们详细地讲解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在课堂后半部分,张艳教师通过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讲授我们为什么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并举例“乡村振兴”向同学讲授为什么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课后,同学们反响热烈,认为这是一场收获极大的思政课。“以前都是一位教师上一门课,现在是两位教师一起上课,感觉很新鲜。”2023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2班钱从喜说道,“两位教师上课风格不同,一位教师偏向于互动式,一位教师偏向于结合时政。双师同堂不仅让课堂变得有趣,而且不同风格的教学也可以吸引学习偏向不同的学生。”2023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2班学生徐婉婉表示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要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室,进学生头脑,必然要创新宣讲方式。“双师同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两位教师既可以互相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也能从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学到知识。通过“双师同堂”的教学方式创新,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讲好新时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