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研讨会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3-18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93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317日下午,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天工校区行政楼七楼会议室举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辅导员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展开深入研讨。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永清参加并讲话。

于永清指出,办好思政课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出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和“党员名师引育工程”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他提出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二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打造“金课”;三是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四是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五是勇担教育的历史责任,书写教育强国新篇章。

会上,占顺霞副教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提升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经验,提出高质量思政课建设与教法,包括运用鲜活的案例、问题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张洪萍教授从理论研究角度,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并就加强理论研究阐释提出建议,为思政课教学提供理论支撑,还提出了如何备课、讲课、悟课,强调要懂“术、学、道”。

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黄琴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必须对党的创新理论有清晰把握,以最高政治原则要求自己;情怀要深,饱含家国情怀与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关心现实、关注民生;人格要正,具有高尚人格魅力,赢得学生尊重,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的榜样。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肖鹏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为青年教师成长指明路径。近年来自己长期坚持认真备课,坚定思政课的根本政治立场,开拓创新授课形式提升思政课感染力和创造力,及时有效把课堂实践转化为理论科研,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今后,将继续对标对表,努力成为一个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思政课教师。

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志光博士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培根铸魂。2019318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富有哲理性,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系统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为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

座谈交流阶段,活动组织新入职思政课教师与名师工作室结对拜师,传承优良教风,提升教学水平。通过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此次学习研讨会为江西工程学院思政课改革创新注入了新动力。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