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成员前往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活动,深度推动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融合。
活动当日,教研室成员抵达下保村后,便迅速投身其中。他们深入村庄的各个角落,全面了解下保村在近现代的发展脉络。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亲切交谈,老师们得以知晓下保村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的沧桑岁月,以及村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感人故事。这些鲜活事例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生动且珍贵的素材。
讲解员详细讲述了下保暴动的历史。下保暴动是新余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农民暴动之一,也是继上施暴动、花桥暴动之后规模较大的农民暴动。其不仅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中的一个片段,更是我党早期苏区人民奋斗历程的缩影,生动展现了伟大的苏区精神,激励着人们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此外,讲解员还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下保村发生的巨大变化。随后,老师们在村里开展了调研、访谈、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大家深切感受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日益强盛,乡村愈发美丽,农民生活也更加富足。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兰洋洋在看到 “1932 年以后,革命高潮逐渐转入低潮。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下保等周边地区进行了残酷的清乡暴行:烧毁村庄 3 个(上里棚下、清水洲、肖坑村);烧毁房屋 103 间,杀死群众 65 人,抢走耕牛 78 头,荒毁农田 300 亩” 等历史材料时感慨道:“下保革命斗争史,虽然只是中国千千万万革命斗争史中的一滴小水珠,但它是我党早期苏区人民奋斗史上的一个缩影,是伟大的苏区精神的一种还原展现,昭示着我们要世世代代永远铭记光辉历史,时刻传承红色基因。”
马克思主义学院肖鹏表示:“本次实践教学活动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激发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也积累了丰富鲜活的案例,让历史学习变得更有深度、广度与温度。通过此次学习研讨,全体教师切身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有助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促使大家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切体会新时代赣鄱大地的伟大巨变,从而更好地担当起当代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使命。”
此次实践教学活动,不仅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也让教研室成员对课程内涵与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家纷纷表示,会将此次实践收获融入今后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领略中国近现代史的魅力,增强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江西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此次实践教学活动,积极践行了 “大思政课” 理念,为培养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时代青年筑牢了根基。(杨志光)